2013年7月5日

不負責報導:第一次買Rapha就上手-男性夏季車衣篇


鑑於Rapha的知名度在台灣越來越高,個人認為始作俑者因該是那位叫做萬什麼歲什麼的每次都拍一些帥氣照片來閃大家的雙眼。為了要向這位先進看齊,我也將夏季短袖系列All Kill,並且也默默實際穿了整整一個年頭。眼看於現在FB台北粉絲版上的人對於款式選擇的疑問越來越多,因此在這野人獻曝一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小小的購買建議,同時希望文章不要傷了客官們的雙眼及荷包。

其實官網上面就有一篇文章對於款式選擇上做出建議(原文網址),但小弟覺得我們並不是生活在高緯度地區,氣候氣溫上並非相同,所以我添加了許多“個人想法“。款式的部分我主要挑五款較長青的款式,因此Trade Team, Country, 紀念性質等款式就沒放入了。


Classic Jersey

(Rapha 官網原圖)
款式簡述:
拉鍊:全開
口袋:3個(中間口袋內有打氣筒套)、右側口袋外有可放貴重物品之小口袋。

面料成分:
Sportwool™
60%聚酯 + 40%美麗諾

適合季節:
春、秋季 (15℃ 以上)

特色:
整件車衣環繞著Rapha經典設計元素,引以為傲的Sportwool™美麗諾羊毛混紡面料所帶來的舒適感,讓您有前所未有的車衣體驗。
隨車衣搭配的白色袖套,除了車縫滾邊與車衣色相同外,面料採用內層刷毛,適用於早晚偏涼的氣候。

不負責看法:
如果大家問我第一件Rapha要買哪一件,我必定推薦Classic,因為能冠上"經典"的產品都是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雖然單價比Club貴但多了袖套,還算可接受。而Sportwool™面料真的能讓你對於傳統車衣印象改觀,唯一挑剔的是在台灣炎熱的夏季中,穿上它應該會中暑.....所以我覺得它適合於春/秋兩季使用。
2012年Festive 500 一日雙北,我也是選擇Classic

Club Jersey
(Rapha 官網原圖)
款式簡述:
拉鍊:1/3 開
口袋:3個(中間口袋內有打氣筒套)、右側口袋外有可放貴重物品之小口袋。

面料成分:
Sportwool™
60%聚酯 + 40%美麗諾

適合季節:
春、秋季 (15℃ 以上)

特色:
俱樂部車衣其每季配色靈感來自傳奇車手所屬的俱樂部車隊,而右側後背口袋上繡有代表其車手的LOGO。較長的下襬設計可搭配一般褲裝穿著。(車衣面料與Classic相同)

不負責看法:
年年都會換配色,除非你是車手Fans,不然看大多數人都是配色看順眼就購入。而一般限量/聯名款車衣通常也是以Club款為基準,因此覺得可以等到自己愛的再購入也不遲 (個人是買IW的MORTIROLO紀念款),但我不喜1/3拉鍊,不過版型長搭休閒褲並不怪,因此多用來當作City Ride服飾。

CityRide...cool !(感謝Takuma拍攝)


Lightweight Jersey
(Rapha 官網原圖)
款式簡述:
拉鍊:全開
口袋:2個、中間拉鍊拉開有全開式高負重口袋設計,而右側口袋外有隱藏式可放貴重物品之小口袋。

面料成分:
網眼式 Sportwool™
79%聚酯 + 21%美麗諾

適合季節:
換季/夏季 (20℃ 以上)

特色:
專為較高溫的天氣而設計面料,將美麗諾羊毛比例調降,並採用網眼式織法,創造出輕量的Sportwool™面料。除了富有柔軟舒適的貼身感,相對於Classic/Club,更適合穿著於氣溫較高的天氣。

不負責看法:
個人認為最實穿的車衣,輕量化Sportwool™不會讓你因炎熱的氣溫打敗 (當然飆破30℃以上另議)。可惜口袋雖然容量夠大,但方便性還是傳統3入的配置較實用。唯一要挑剔的是較薄的面料強度較差,較容易被勾破,使用時要稍微照顧一下。
2013.03 Rapha Ride套件羊毛Base就可上了。

Super Lightweight Jersey
(Rapha 官網原圖)
款式簡述:
拉鍊:全開
口袋:3個(中間口袋內有打氣筒套)、右側口袋外有可放貴重物品之小口袋。

面料成分:
100%聚酯

適合季節:
夏季/炎夏 (25℃以上)

特色:
Rapha獨家開發設計出能快速排汗外並擁有抑菌抗臭效果之面料,取代炎熱到連Lightweight都無法穿著的天氣中。車衣側邊採用高爾夫球狀網目布料來加強排汗,來減少悶熱感。而中間口袋加大設計可輕易塞入第三支水壺。

不負責看法:
100%聚酯,雖然排汗快非常適合台灣的氣候,但總覺Rapha沒有羊毛好像少了一味...跟其他廠牌車衣相較下,布料手感較薄,挺度較差,若口袋東西裝太多衣服下襬容易變形而變長。但車衣夠素雅,沒有花綠綠的Logo更能彰顯出您的品味。 (所以我也有敗入一件)
30℃以上就會開始穿上它了!

Pro Team Jersey
(Rapha 官網原圖)
款式簡述:
拉鍊:全開
口袋:3個(中間口袋內有打氣筒套)、而右側口袋外有隱藏式可放貴重物品之小口袋。

面料成分:
車衣主體:81%聚酯 + 21%PU (ColdBlack®處理)
側身網布/領、袖口羅紋網布:83%聚酯 + 17%彈性紗
口袋內層網布:51%聚酯 + 49%PBT

適合季節:
夏季/炎夏 (25℃以上)

特色:
與職業車手共同討論而研發而成的車衣,Aero剪裁法相較於其他款車衣更貼身且下擺較短,目的除了降低風阻外,更能適合於高強度的競賽/訓練環境中使用。
車衣主體使用ColdBlack®及銀離子抑菌處理面料,除了提供輕量、防曬係數SPF 50+外,使用超細丹尼紗讓你穿著時有如絲綢般的感受。
側身與領、袖口羅紋網目布擁有更佳的排汗性與彈性,口袋內層網目布則提供更佳的耐用強度支撐性。
衣服肩部裁片接合處多採用超音波方式貼合,讓您在激烈的騎乘過程中不會因使用車縫線而感受到不適。

不負責看法:
競賽車衣就是要短版合身,所以購入前請先想清楚是否能習慣塞入Race Fit中,才不會有灌香腸的錯覺。雖然無其他廠牌號稱N種布料的組合,但在ColdBlack®加持下,除了有防曬外,深色車衣還是有相同的涼感功能,這點在台灣夭壽的陽光下似乎有那麼一點效果,外加Rapha Condor & Team Sky的加持,你會懷疑這件車衣的效能嗎?
個人認為這件車衣真的很不錯 (除了單價有點.....),但唯一要挑剔的就是我不是選手,所以永遠不會在名牌上寫上自己的名子,而且無線電耳機預留孔....算了吧,拿來聽流行歌卡實在~
要跟暴力團騎車要穿上ProTeam才跟得上。(感謝廣哥拍攝)
以上是我小小的整理心得,希望大家可勉強接受,若覺得文章太長,我做了個比較表請自行點選觀看~ (比較表連結網址

2013年6月30日

不負責約騎:36度烤鴨之旅

2013.6.29 為了迎接百年環法的開幕日,約騎路線選擇了難度中等的冷水坑+巴拉卡,此外成員也邀請了菁英人士一同出席,讓大夥好好地騎上一段,共同為賽事劃開序幕。但沒想到,爆炸高的氣溫把大家都打敗了,因此放棄了101改為由北海岸轉淡水回家。:P

6/29 路線:故宮平等里冷水坑金山北海岸淡水
總里程:約110KM / 總爬升:約1240M


我個人真的很喜歡從平等里上冷水坑,除了路線有一定的難度之外,冷水坑沿路上有樹蔭遮蔽騎起來較涼爽。外加下滑到金山再加碼101爬兩座山回台北,這樣才有約騎的感覺。

第一段:故宮小七→平等里→冷水坑→中湖戰備道頂
里程:約18KM / 爬升:約890M / 時間:約1HR 7min


既然都是暴力團成員,出發就沒再爽爽拍照,直接山頂見。但當發現半小時就抵達衛星網球場,且氣溫開始飆升,為了要繼續騎下去,所以過軍營陡升段的柑仔店稍微小歇後再繼續衝坡,終點就直接給他來到戰備道頂端。這段期間,生化人 Dr. Herb 說昨晚小酌,全身散發酒氣,但始終都黏在我身旁,我真的覺得這個謊有點大...)
這次邀請兩位環黃衫,一位環西紅衫,兩位外星人王白衫助陣(感謝 Dr. Herb 掌鏡)
天氣好,但熱到有點....

第二段:中湖戰備道→金山(陽金)→淺水灣(台2)
里程:約43KM / 爬升:約90M / 時間:約1HR 22min

一下滑接陽金我就爆前輪,但好險備品都有做足,不然還沒騎的痛快就要GG收場。裝好胎慢慢滑(55 KM/h up)到金山小七吹個冷氣做個補充,開始進入該死的烤箱地獄.....

要拍出整齊輪車畫面就要趁剛出發時,通常過了核一廠後隊形整個慘不忍睹....XD
一開始奔馳在北海岸時還算輕鬆,但太陽全力放送下,經過老梅瞄了一下碼表溫度已來到36大關....雖然一度自許是真男人,撐到了金山市區已全身癱軟,直接放棄101,改往淺水灣小七方向奔去。
@淺水灣小七 趕緊補充運動飲料,並且大家熱到笑不出來...(只有吉米笑,所以他應該還沒騎夠)

第三段:淺水灣→紅樹林MRT鳥獸散
里程:約39KM / 爬升:約260M / 時間:約1HR 28min


稍微避暑解渴後,全程無記憶,只有全力奔向捷運站(我幾乎都FTP 90% UP衝刺)但.....最後為了保留真男人的顏面,硬生生騎河濱回家,結束了這場烤鴨之旅的鬧劇......

看看拉法台灣代表的碼表,這真的是一場鬧劇......(噁~)

2013年6月27日

不負責開箱:Rapha La Centième Jersey

趁著TDF 100週年開賽前夕,趕快與大家小小分享一下Rapha所推出的LaCentième系列產品,不過這一篇我想著重在車衣與設計的元素上,版型與穿著心得就不著重了。(搞不好大家也看膩了...XD)
其實此系列的產品,在TDF前100天便已發佈在官網的Blog中,內文同時也將設計元素一並發表而出,不知大家是否有發現並且留意。
此圖是我這次不小心手滑的成果.....
如同文章開頭所說,這一次我把重心放在車衣介紹上,從官網上的產品介紹描述上可大約知道幾個約略方向,因此我的照片就只拍攝細節,衣服整體就請客觀們自行上官網看專業美照了。

La Centième LOGO
採用Jacques Anquetil 時代的車衣字型設計,而此車手除了是第一位獲得5屆環法黃衫的得主外,同時也是Rapha品牌的靈感來源Raphaël的代表人物,因此彼此聯結可是運用得相當巧妙。


胸口環帶標示車賽年份
運用代表Rapha的粉紅色來點綴出100年來所有的車賽年份。(環法受到第一、二次大戰的影響而有停止舉辦,因此1915-1918 / 1940-1946年份是消失的)

羅紋配色、珠光鈕扣、後背雙口袋
這一部分官網就寫得很清楚,羅紋運用法國國旗的紅色與黃衫延伸而來的金色作搭配,再加上珠光鈕扣的點綴,讓這件車衣更加尊決不凡,難怪售價也是如此的頂尖。(誤)
復古鈕扣式領口設計加上藏青色配色是早期車衣的Fashion。
金色是多麼的尊爵
後領口處藏有電繡法國地圖
珠光紐扣搭起來真的是超歪腰高級的,吸睛度破表。
口袋小故事:大約說明一下早期車衣的設計元素。
馬賽克圖示
我想這一個系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在這邊,在文章上有透露出,主要將每位得冠的車手的國籍、及代表故事濃縮在每一個Icon中。放在官網上的Icon一共有90個(不包含去年奪冠的威鯨),其中重複圖示代表多次奪冠,因此我想研究這些小細節才是品味這件衣服的好玩之處。
Jacques Anquetil (1957, 1961,1962, 1963, 1964) 計時先生總是握有一手好牌 
Eddy Merckx(1969, 1970,1971, 1972, 1974) - 食人怪把領先在前的車手一一吃掉
Bernard Hinault (1978, 1979,1981, 1982, 1985) - 獾爺
Miguel Indurain(1991, 1992, 1993,1994, 1995) - 西班牙巨人的設計真的太抽象了...(無解)
Lance Armstrong(1999, 2000 , 2001, 2002 , 2003, 2004, 2005) - 禁藥壯哥為德州男孩,雖然被拔頭銜但還是被納入
Gustave Garrigou(1911) - 發生毒牛奶事件
Philippe Thys(1913, 1914, 1920) - 車手兼鐵工,修理前叉照樣得冠
Ottavio Bottecchia(1924, 1925) - 騎車時耳朵伸出,就好如蝴蝶一般(同時也是Rain Jacket的故事主角)
Roger Lapébie(1937) - 第一位使用變速器奪冠的男人
Gino Bartali(1938 , 1948) - 虔誠的車手,並且在二戰時期幫助猶太人
Fausto Coppi(1949 , 1952) - 冠軍中的冠軍,我覺得鳥的圖案靈感來自他的側臉
Ferdinand Kübler(1950) - 瑞士狄克牛仔
Felice Gimondi(1965) - Coopi的死對頭,鳳凰Gimondi  
Laurent Fignon(1983, 1984) - 眼鏡哥
Greg LeMond(1986, 1989, 1990) - 原來雷蒙騎自行車的啓蒙者是一名滑雪家
Wayne Wong)
Jan Ullrich(1997) - 每次都輸禁藥哥一點點...但還是無法正名...
Marco Pantani(1998) - 我最欣賞的悲劇英雄海盜
Alberto Contador(2007, 2009) - 看我康牛手槍
Cadel Evans(2011) - 原來冏爺年少時是個滑板男孩
小記:
上面是我用谷哥大神及偽基百科找的資料,當然很多圖案我也看無,若有錯還是要靠神人的協助與指正。不過當我開始細看這些LOGO其背後所代表的故事與意義時,你才會知道原來這件衣服已經不外乎只是一件車衣的設計,最重要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內涵,才是他真正想代表的含義,因此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2013年6月26日

不負責活動:2013 天王星-羅馬公路 之 R.B.C 銳蜂大團騎

加入R.B.C銳蜂車隊也接近半年,雖然在這段時間中都有約騎、團練、比賽,但很可惜每次活動都無法全員到齊。因此幹部們將6月份舉辦的 滿天星系列 天王星 - 羅馬公路 挑戰活動做為全體團圓的大約騎聚會,除了可以讓大家聚聚外,也順便宣傳一下車隊,增加曝光度。

路線:石門水庫環湖公路→羅浮(台7)羅馬公路(縣116)龍潭(台3)石門水庫(台3乙)
總里程:約73KM
總爬升:約1199M

此路線主軸為環繞石門水庫一圈,算是板橋、土城、桃園、新竹一帶的超經典路線,同時也是銳蜂常約騎的路線之一,因此不需太多介紹,大家都是非常熟悉。

AM 6:30-7:00 @石門水庫
大家開始聚集、喇賽、發晶片號碼牌,好熱鬧阿,直到要出發時還是非常歡樂!

這.......(不解釋)
出發前先來個團體照,看看到時回終點誰偷落跑~(心機)

第一段:石門水庫環湖公路→第一休息點-羅浮
里程:約24KM / 爬升:約460M / 時間:約1HR 3min

鳴槍出發後,整個非常歡樂,因為這次身為攝影組任務在身,因此沿路邊騎邊拍,也比較沒在管身體給的回饋,只要確保能盡量跟拍到團員盡情踩踏的身影就好。:D
@環湖公路 大家整齊劃一
@百吉 這次老師負責帶頭,好殺阿!
結果後面更大一群....
@復興牌坊 Dave英姿
@休息點 大夥歇會兒再出發~(輕鬆騎輕鬆騎)

第二段:羅浮→羅馬公路→第二休息點-馬武督
里程:約29KM / 爬升:約510M / 時間:約1HR 15min

休息過後,開始今日路線的重點:羅馬公路。若平時團練羅馬時大家難免會小廝殺一下,不過這次因比賽車多,所以一路上非常收斂,頂多與兔子哥拉一下間歇。但任務重點不能忘,整段拍來拍去,盡量捕捉畫面。
兔子哥表演放雙手上坡
在拍攝同時沒想到我也被拍到了....(有會被開單的嫌疑..)
徑維是邊騎邊吃早餐嗎??
@第二休息點 合照一下
第三段:馬武督→關西→龍潭-石門水庫
里程:約19KM / 爬升:約180M / 時間:約35min

這一段發生了小插曲,原本在休息點時大家有討論要在關西小七稍等集合,最後一段採取集體輪車回到終點,結果不小心陰錯陽差沒有等到,造成無法團出團進。不過說真的這最後的一段,大家真的有認真在騎,全程維持均速,一路開火車回到終點,這種感覺真的有TTT的味道~
Go!! 朝向終點前進~

小記:

這次約騎活動真是大成功,大家除了喇賽,又可彼此互相幫助,無形之間更增進了隊員之間的情誼。在此要好好感謝隊上幹部的無私奉獻與付出,除了能享受自我騎車的樂趣,更能分享心得給大家。:D

數一數,一個都沒少。同時也賺到車隊曝光度~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