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5日

不負責遊記:三貂嶺瀑布步道

延續上篇的裝備文,戶外山林步道體驗系列當然也是隨之而生。先前的經驗頂多只是跟長輩在捷運可到的路線小走,這次則是透過朋友的邀約改用火車來到平時騎車熟悉不過的平溪、十分區來到本次的主題:三貂嶺步道,而這條步道在網路上搜尋後發現路途中有許多瀑布可以看再加上難度不高,因此不衝衝看怎麼知道自己最近買的裝備夠不夠?
挑戰本篇最假掰!
在網路搜尋下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對我來說是一大寶庫,內容因有盡有,而從地圖來看沿途岔路不多應該很好辨識!(圖片來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本次的起點從三貂嶺火車站開始,因三貂嶺屬於招呼站所以僅有區間車停靠,而我們選擇從松山出發,車程約1個小時多便可抵達。一落站當然要先找地方來張出發照,來紀念我們幾位從公路自行車圈跳到戶外圈的新紀元!
雖然一早出門天氣還是下雨,不過很幸運的是抵達三貂嶺時雨就停了!而出站後向右轉沿著鐵路旁走,穿過地下道持續沿平溪線前進,約10分鐘不到即可抵達往步道入口:碩仁國小。
碩仁國小前設有步道導覽圖與路牌標示非常清楚不至於錯過步道入口,而在入山之前還是再次詳閱地圖確認方向、相對距離以確保安全。
一開始即是一連串的樓梯陡上,不過非常好走。
爬完樓梯後轉為泥土路,剛好今天山區也剛下完雨導致路面有些軟爛,但一樣還是很好走!
經過第一個岔路可往獅子嘴奇岩前進,不過有好心的山友告知要有足夠的經驗技巧與攀爬裝備才能KO,看來我們幼幼班還是快步通過!!
今日第一瀑:合谷瀑布,沒想到暖個身 1.2 KM 就到了,只是這個觀瀑平台距離怎麼有點遠....有點可惜!(好戲在後頭...)
當然在平台也要來個 #hardstylewednesday !
緊接著下一段 1 KM ,往本日第二瀑:摩天瀑布 前進。
這一段開始變得好玩,除了周遭生態相對出發時變得更加原始外,還需要用繩橋過溪。
沿路有些許路段需要直接過小溪流,因此選擇搭配GORE-TEX 或是涼鞋都是不錯的選擇!
河蟹啊河蟹!
過了一會抵達了摩天瀑布,因距離夠近外加前一晚下大雨所以瀑布水量夠大,賺到!
駐足了一會,多吸些負離子,靜靜欣賞瀑布的美!
接下來往今日最後一瀑:枇杷洞瀑布 前進,而這段短短的幾百公尺卻是今日最精彩的一段!
只能說步道建設很好可輕鬆踩梯而上,若要挑戰也可選擇下方的繩索攀附而上!
一過鐵梯立即進入較陡的石階,而兩旁有繩索可輔助前進!
完成了一小段路況挑戰,就會來到摩天瀑布的上層。
而即將呈現的就是......
本日最終瀑:枇杷洞瀑布!!
這邊並無設立平台所以可非常靠近瀑布,而水流落下連帶的風壓讓大家感到非常舒爽!
阿區學長您誇張了,但能如此貼近瀑布真的很爽阿!
接下來我們沿著繩索爬上枇杷洞瀑布上緣。
靜靜的觀賞崩塌地形所帶來的美景。
最後順著峭壁前進
攀爬一段繩梯
就這樣三貂嶺瀑布步道就被KO了,全程 2.8 KM 若是騎車大約幾分鐘就結束了!
接下來的路段都是舖好的水泥、石子路與階梯混搭,沿著大華車站的路標指示前進即可。
約莫再走40分鐘左右,近11:00抵達新寮大厝,我們選在涼亭稍做休息並喝杯咖啡喇賽。此時正好碰到傳說中一天只有4班的免費接駁公車,而司機大哥因在這很難得有機會碰到人所以特地走過來跟我們閒聊,聊著聊著就問我們要不要坐車去平溪,就這樣莫名結束了這次的步道之旅....... XD

2015年11月17日

不負責分享:擁有頂級背包之稱的神秘牧場-Mystery Ranch X-20

雖然這個網誌幾乎都是在寫自行車相關的內容,但車子騎久了難免想轉換一下才能持續維持對運動的熱情,剛好不知為何身邊的朋友很多都是戶外咖,在天天勸敗耳濡目染之下對郊區步道健行、爬小山等活動逐漸越來越感到興趣,加上先前陪長輩走了幾條鄰近步道後覺得用另一種角度親近大自然的感覺也是相當不錯,因此就這樣漸漸掉入戶外裝備的坑中.....(坑真多)。檢視目前自己的裝備後發現尚缺一個合適的背包,雖然已有一顆Arc'Teryx Kata30,但30L 用在半天行程有點過大,故想物色一顆20-25L 之間的包款。原先想衝同品牌的Arro 22卻發現台灣能見度怎麼這麼高.....最後在FB上剛好發現包包界的傳奇品牌Dana Design的延續品牌Mystery Ranch在台灣有代理商引進開賣,小研究後馬上就被登山系列的X-20所深深吸引住......當然被吸引後就是敗家的開始。
在美國官網上研究後X-20無論在容量、外型、功能都正合我意,而台灣代理商也很用心在台版網頁上做好翻譯,因此更能親近所有的消費客群。
Arro22 也是又帥又棒,只可惜太多人有了.... (圖片來源: Arcteryx 官網)
X-20的設計用於登山、攀岩、冰攀,同樣也可在登山車運動中,如此多用途的領域加上與我會從事的運動重疊之高完完全全打中我心!
包包主要使用CORDURA® 500D 及 X-PAC™兩種布料所組成,大家對於CORDURA®的耐磨特性當然不陌生,不過側邊採用X-PAC™更能在重量達到輕量化,20L的容量含背板僅有930g是非常漂亮的數字。
包包共有3處拉鍊開口,並且皆採用YKK的防水拉鍊,而馬蹄型拉鍊頭非常好拉且不卡
雙拉鍊的防水防泥的遮擋設計做得很好,不會有間隙的問題。
背負系統延續Dana Gleason的設計元素,而背帶也可掛上許多配件小包做擴充。
胸帶扣件有採用胸帶哨設計,看來這已經成為標準配備了。
胸帶調整環上有尼龍彈性繩做固定設計,除了可以夾水帶水管外,與側邊調整繩搭配使用對於登山杖、冰斧等長型物品是非常好收納,靈活變化度非常高。(軍事、打獵系列直接掛上槍、火箭筒、弓箭等....)
雖然跟Arro22相比側邊沒有網狀收納袋設計,但導入大公升數的繩帶系統對我個人來說比較實用,最主要是有時我會把Foam Roller掛在包包攜帶。
除了拉鍊要採用YKK外,扣件當然也不能馬虎選用美國大廠ITW 所製。
而包包最重要的當然是裝載空間與夾層設計,打開X-20的外層空間,內有網狀小袋可放置線類、隨身藥品等,另外這一層我喜歡放補給食物與相機,方便快速拿取。
主收納空間中則有一個夾層設計,夾層可置入水袋、電腦等片型材。而主收納空間因包包用途而設計成上寬下窄,放置物品時要動點心思但基本上都非常好收納,最後上層小袋則與頂部拉鍊連接,我喜歡放置皮包等隨身貴重物品。
X-20具有背板設計,因為背板非常輕所以平時不用刻意拆掉,但若用在登山車運動上時因背板較薄對於背部與脊椎的防護性算是比較不足。
在包包外層的尼龍繩扣可掛上安全帽、扣具等,而背面也做加強設計來提升負重與耐用度。
雖然X-20是在菲律賓所生產,但品檢還是由Mystery Ranch美國員工親自在當地把關,從小小一個品檢標籤上,透過手寫的方式就可看出對於產品的態度。
雖然我在戶外步道、近郊登山活動上只是一位初學者,因此還無法100%將這顆包包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過透過平時裝載、騎車通勤等方式來測試此包包,所得到的裝載表現、背負穩定度與舒適性是相當優秀的!因此希望未來隨著自己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越多與經驗的累積下,更能發揮與探索出X-20的功能與設計。
現在戶外裝備與實力整個就是幼幼班等級.......
果然現在人在自行車上還是比較矮油一點!

2015年10月16日

不負責分享:大盤新興生力軍 - PraxisWorks

大約在一年多前透過輾轉介紹認識下PraxisWorks贊助了GCRacing一人一組大盤+BB,而那時我選擇裝上鈦車Seven來做測試,經過多雨的冬、春季與接近5k KM的測試下,對於大盤上鏈效率與穩定度感到非常滿意。雖然去年測試時在台灣買不到,卻已經可在Power2Max的網站上看見齒片的蹤跡,用了一陣子後想說這麼不錯的產品怎麼會如此默默無名?然而在今年年初開始有了些不一樣的轉變,Specialized的成車大盤除了FSA外也多了PraxisWorks的選擇,而在6月份BikeRadar的一篇文章後,這個品牌一夕間席捲市場......
剛裝上測試時,大盤帶有美系的設計與全黑的配色,我都覺得搭配起來簡單又帥!
早期可以在Power2Max網站上發現齒片的蹤跡,能成為謹慎德國人的配合廠牌也是需要一定的品質!(圖片來源:Power2Max)
而在2015年開始也可看到閃電牌成車也導入了PraxisWorks的大盤組,看來跟一開始FSA、Rotor所走的路很類似,實力果然不容小覷!(圖片來源:Specialized)
我想一炮而紅的當然來自6月份BikeRadar的這則報導,榮登大盤界的BestBuy冠軍,擊敗各家大廠,讓大家跌破眼鏡!(圖片來源:BikeRadar)
PraxisWorks的產品主打“冷鍛造”處理,如網站上面的介紹,使用此鍛造方式是為了製造出更確實的齒型和輔助上下鏈功能,此鍛造技術能造出形狀複雜,也比其他廠牌使用CNC加工所製造更為堅固耐用的齒盤。這一點我真的非常有感,主因當我的Cyfac要組裝時僅使用不到5k KM的Rotor大盤來到上鏈不是很精準的狀況,但換上Seven拆下來的PraxisWorks後就一切搞定,並且上下鏈效率一樣精準到位!附加一提PraxisWorks的大盤齒片是直接裝配不可拆,雖然無法像其它品牌有拆換的靈活度,說真的實際要拆換大盤齒片的機會真的不多,但至少齒片間隙發生異音的機會就變得少之又少,再來是雖然重量不是最輕,但我認為耐用度勝過輕量化還是最佳的選擇!
Cyfac直接用Rotor的腿配PraxisWorks的齒盤,只要是傳統5孔的都可安裝,並且全黑一樣是非常簡約又好看!
在經過7月法國行如此嚴苛的考驗下,大盤狀況還是非常穩定,因此回國之後我又再訂了2組為了之後的車做換裝準備。雖然我身為一個Campagnolo迷,但我反而認為大盤是屬於一個獨立的配置。雖然整組變速全套搭配也是很帥且一致性,但是大盤佔車架這麼大的區塊,若是配合車架一起做搭配不是也很帥嘛?
順帶一提PraxisWorks的腿要搭配專用BB,目前尚未有其他廠牌支援。而我這次也訂了42T 為了新世代的系統做準備.......

2015年10月6日

不負責分享:加拿大車襪新品牌 - SAKO7 SOCKS

除了自行車服飾類近期在全球吹起了新興品牌風外,襪子產品更是跳脫成為獨立的市場,或許是襪子能跳脫自行車服飾可在運動休閒的市場做出穿搭,再加上風格、配色更有發揮空間,因此市場對於襪類產品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早期比較知名的品牌除了DeFeet、The Athletic外,近期在車壇也興起了一個新品牌:SAKO7 SOCKS,運用幾何與線條等元素透過疊色方式來設計車襪,而對服飾類產品敏感度很高的台灣市場當然很快就可發現它的蹤跡。
由來自南非開普敦的公路車手Sean Sakinofsky所創立的SAKO7 SOCKS,品牌的名稱取自他的綽號Sako再加上他的幸運數字7所組合。雖然Sean來南非但品牌卻設在加拿大,而在Instagram上都可發現照片都是由Sean本人親自擔任Model來呈現產品形象。 (照片: sako7.com/)
SAKO7 的訴求為"The socks maketh the kit" 認為襪子擁有讓全身的行頭亮起來的靈魂,襪子的設計要大膽、炫目而且不無聊,並且堅持襪子的長度要在小腿肚下緣,才可強化小腿下段的視覺性。
襪子要大膽、炫目且不無聊的出發點,SAKO7 的花色款式非常豐富,我想大家都應該可以選到幾雙喜歡的款式做出搭配。
自己也實際買了些襪子穿穿看,在100KM 以上的北海岸騎乘中,襪子無論服貼度、排汗效果表現都不錯,當然穿搭起來更是充滿視覺效果。
玫瑰花色在女車友的搭配下畫面好粉紅啊!(照片: Mia Chuang)
自己在用不同的服飾與鞋款做穿搭實驗下,襪子真的成為一個獨立個體,真的非常有趣。
當然SAKO7除了車襪外也將推出車衣、水壺等產品,喜歡的朋友可再期待!